• 全文检索
  • |
  • 网站地图
  • |
  • 所门户网站
  • 首页
  • |
  • 新闻资讯
  • |
  • 实验室概况
  • |
  • 研究成果
  • |
  • 科研设备
  • |
  • 风光图片
  • |
  • 资料下载
  • |
  • 联系我们
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头条新闻
・实验室概况
・技术支撑
・新闻资讯
・科研设备
・研究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研究团组
・风光图片
・人才队伍
・专题栏目
・include
・所内站群
・全文检索
头条新闻
・黄胜雄课题组揭示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吡啶环生物合成机制[10.11]
・昆明植物所2015年度十大进展揭晓[07.01]
・“五味子化学研究取得高水平创新成果”入选云南十大...[07.01]
・第四届药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暨发展战略研...[07.01]
技术支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昆明植物所在“维生素C之王”针叶樱桃中发现具有抑制AChE活性的新颖结构
来源:     作者:     2016-06-28     浏览次数:

      针叶樱桃(Acerola cherry)是金虎尾科(Malpighiaceae)金虎尾属(Malpighia)凹缘金虎尾(M. emarginata)的果实。早在1946年发现其果实富含维生素C,含量可达4000毫克/100克,是名符其实的“天然维生素C之王”。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邱明华研究组,受安利(中国)技术公司的委托,对针叶樱桃的化学成分进行深入研究,发现3个结构新颖的降木栓酮三萜天然产物(命名为Norfriedelins A-C)。主要的结构特征是A环氧化开环后,脱羧,分别失去1个碳,2个碳,3个碳的降三萜,其中化合物1形成独特的四元环内酯,化合物2则形成五元环内酯。通过现代波谱分析技术和X-Ray单晶衍射确定了这些新奇结构的绝对构型。十分有趣的是:具有内酯环酮的新颖结构NorfriedelinsA和B显示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的活性,IC50分别为10.3 和 28.7 μM,预示着针叶樱桃不仅是“天然维生素C之王”,还会具有预防老年痴呆等方面的保健作用。这一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Organic Letters, 2013, 15(7): 1580- 1583上。

 

   文章链接:(http://pubs.acs.org/doi/pdf/10.1021/ol4003702)。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2020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 云南省昆明市黑龙潭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