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检索
  • |
  • 网站地图
  • |
  • 所门户网站
  • 首页
  • |
  • 新闻资讯
  • |
  • 实验室概况
  • |
  • 研究成果
  • |
  • 科研设备
  • |
  • 风光图片
  • |
  • 资料下载
  • |
  • 联系我们
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头条新闻
・实验室概况
・技术支撑
・新闻资讯
・科研设备
・研究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研究团组
・风光图片
・人才队伍
・专题栏目
・include
・所内站群
・全文检索
头条新闻
・黄胜雄课题组揭示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吡啶环生物合成机制[10.11]
・昆明植物所2015年度十大进展揭晓[07.01]
・“五味子化学研究取得高水平创新成果”入选云南十大...[07.01]
・第四届药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暨发展战略研...[07.01]
技术支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昆明植物所在揭示线虫药物吸收代谢规律方面取得进展
来源:     作者:     2016-06-28     浏览次数:

     秀丽隐杆线虫作为药物筛选及研究模型广泛应用于各研究领域,例如发育生物学、化学生物学、脂肪代谢和肥胖症、衰老、神经退行性疾病、环境毒理学以及癌症研究等。由于线虫的体型很小(成虫只有约1毫米),给药方式不同导致药物吸收效率不同,所以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存在差别并且难以进行比较分析。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罗怀容研究组以低水溶性的白藜芦醇和易溶于水的氟尿苷(FUDR)作为参考药物,五种常用的给药方式分别处理线虫,评价了线虫对于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的吸收效率,揭示了线虫不同给药方式下药物吸收代谢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和FUDR的浓度在用五种给药方法培养的线虫体内逐渐的升高,在12-24小时达到最高,并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慢慢降低。同时,给药的浓度越高,线虫代谢和外排越快。线虫对低水溶性的白藜芦醇和易溶于水的FUDR具有相似的吸收和代谢模式。由于用于培养线虫的培养基内的药物被活的细菌吸收,导致培养基中药物浓度降低较快,线虫食用细菌为灭活状态时要比食用细菌为存活状态时的吸收效率高。在五种培养方法中,NGM dead method 和liquid growing method培养的线虫吸收药物的效率最高。线虫体内的药物浓度可以换算为小鼠体内的药物剂量,为线虫给药剂量和哺乳动物给药剂量之间的转换提供了一个桥梁。

      上述研究结果以“Drug Absorption Efficiency in Caenorhbditis elegans Delivered by Different Methods  ”为题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  )》上(http://www.plosone.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one.0056877)。

该研究工作得到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项目、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的资助。

五种培养方法下线虫对白藜芦醇和FUDR的吸收效率

 

白藜芦醇和FUDR在线虫体内的代谢速率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2020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 云南省昆明市黑龙潭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