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检索
  • |
  • 网站地图
  • |
  • 所门户网站
  • 首页
  • |
  • 新闻资讯
  • |
  • 实验室概况
  • |
  • 研究成果
  • |
  • 科研设备
  • |
  • 风光图片
  • |
  • 资料下载
  • |
  • 联系我们
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头条新闻
・实验室概况
・技术支撑
・新闻资讯
・科研设备
・研究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研究团组
・风光图片
・人才队伍
・专题栏目
・include
・所内站群
・全文检索
头条新闻
・黄胜雄课题组揭示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吡啶环生物合成机制[10.11]
・昆明植物所2015年度十大进展揭晓[07.01]
・“五味子化学研究取得高水平创新成果”入选云南十大...[07.01]
・第四届药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暨发展战略研...[07.01]
技术支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昆明植物所在萝芙木活性成分变化规律与控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来源:     作者:     2016-06-28     浏览次数:

   近日,由云南省科技厅组织并主持,邀请有关专家组成验收专家组,对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刘吉开研究员承担的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萝芙木活性成分变化规律与控制研究(项目编号:2006C0010Z)”进行会议验收。以云南大学张洪彬教授为组长的验收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骨干成员刘锡葵老师的汇报,并在审议项目结题总结报告的基础上,对计划任务完成情况、研究成果的水平及创新性、研究队伍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最后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任务指标,建议通过验收。

   该项目主要研究了云南萝芙木不同产地、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的育亨宾和利血平动态变化情况,探讨了育亨宾与利血平生物调控措施。通过项目实施,取得以下结果:

   1.系统研究了云南萝芙木各部位化学成分,从根、茎和叶中提取分离并鉴定了90余个化合物,其中部分为新化合物。初步建立了云南萝芙木根、叶和茎的HPLC分析方法,萝芙木叶具有类似于根的成分,茎与根有较大差异。研究结果对萝芙木资源综合利用具有参考价值。

    2.研究比较了西双版纳、西畴、广西、福建、缅甸、怒江等不同产地的云南萝芙木不同部位中育亨宾和利血平含量,发现含量随产地的不同变化较大。结果表明,怒江州是较适宜的种植区域。

    3.研究了怒江种植的不同生长期的云南萝芙木中育亨宾和利血平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根中利血平含量以1月最高,4月最低,以栽培后3年采收为宜。育亨宾以7月最高,4月最低,以栽培后2年采收为宜。嫩叶中育亨宾含量较高,有资源利用价值。

    4.经过初步的栽培管理试验,适量施用氮磷钾复合肥有利于提高萝芙木根中利血平的含量,遮荫不利于育亨宾的积累;剪枝有利于萝芙木嫩叶利血平的积累。

    5.项目研究共发表6篇论文、注册商标1个、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备案产品标准1项;云南萝芙木在怒江的引种实验示范获得 2007年怒江州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获;培养研究生3人,企业技术人员3人。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2020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 云南省昆明市黑龙潭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