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检索
  • |
  • 网站地图
  • |
  • 所门户网站
  • 首页
  • |
  • 新闻资讯
  • |
  • 实验室概况
  • |
  • 研究成果
  • |
  • 科研设备
  • |
  • 风光图片
  • |
  • 资料下载
  • |
  • 联系我们
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头条新闻
・实验室概况
・技术支撑
・新闻资讯
・科研设备
・研究成果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研究团组
・风光图片
・人才队伍
・专题栏目
・include
・所内站群
・全文检索
头条新闻
・黄胜雄课题组揭示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吡啶环生物合成机制[10.11]
・昆明植物所2015年度十大进展揭晓[07.01]
・“五味子化学研究取得高水平创新成果”入选云南十大...[07.01]
・第四届药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暨发展战略研...[07.01]
技术支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昆明植物所在铜陵白姜活性成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来源:     作者:     2016-06-28     浏览次数:

  铜陵是我国著名的产姜区。铜陵白姜栽培历史悠久,并以其“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归入“铜陵八宝”之一,享有盛名。姜作为重要的调味品、食品和草药,以及其在抗肿瘤、抗炎、保肝、抗氧化等方面的潜力引起全球关注。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刘吉开研究员、冯涛博士等与相关研究人员合作,通过植物化学手段,从采自安徽铜陵市的白姜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2个化合物,其中4个为首次发现的新化学物质,包括2个结构新颖的姜酮二聚体(结构见图)。同时,对这些新化学物质进行了体外肿瘤细胞毒(cytotoxicity)、抑制艾滋病病毒(HIV-1)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具有弱的抑制活性。同时还进行了与糖尿病相关的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模型进行了筛选,发现3个活性成分。相关研究工作已经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会主办的《农业与食品化学》(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J. Agric. Food Chem.  2011, 59, 11690–11695)。这一研究对进一步深入认识铜陵白姜中的化学物质组成、独特的化学成分结构以及可能的活性用途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铜陵白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物质基础方面的有价值的科学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2020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 云南省昆明市黑龙潭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