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俊,男,1932年2月出生于江苏省东台县,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植物化学与植物资源化学家。1958年华东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毕业,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工作至今,曾任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较早地创造性地将植物化学与植物亲缘系统及分布相结合,并形成了特色,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及化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系统开展了药用植物水溶性成分配糖体的研究,发现中药白薇中存在新型甾体配糖体,1990年首次发现环肽配糖体。开展了石竹科植物环肽及其生物合成的研究,提出了检测植物环肽的新方法,最早提出“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是组合天然化学库和多靶作用机理”的新观点,并用复方生脉散进行了初步证明。近期对古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近40年中,系统地进行了薯蓣属、人参属、重楼属、白前属、天麻属、乌头属及石竹科若干属的甾体、三萜、酚类、环肽及配糖体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著作1部,发现药用植物的新化学成分500多个,其中新类型10个。发现了18个有应用前景或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合物,若干研究成果已在生产上长期应用(如盾叶薯蓣、秋水仙碱、天麻素、宫血宁等),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32人、硕士研究生16人,在读博士研究生3人。先后荣获中国科学院“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1988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0年)、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01年)、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6年)、云南省突出贡献奖(2006年)。
孙汉董:男,博士,研究员,中科院院士。1958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80-1982年日本德岛大学药学部,研修;1988年日本京都大学药学部获药学博士学位。1983-1989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1989年晋升为研究员;1984-1996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任植物化学开放研究室主任;1990-1994年,任所长兼党委书记;2003.11,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化学”和“药物化学”研究。重点以我国重要药用植物类群—五味子科和香茶菜属植物(即“一科一属”)为研究对象,重点围绕萜类(二萜和三萜)开展化学和生物功能的基础及应用基础性研究。通过多学科交叉与合作,以期在萜类化学和创新药研发方面有所突破。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唇形科香茶菜属、五味子科、红豆杉科、樟科、伞形科及地衣类等科属的260余种植物的资源和次生代谢成分,阐明了这些植物的化学物质基础,发掘了一些新的资源,发现了系列新骨架及新类型化合物1200多个,有开发应用价值的化合物20余个,发展了萜类化学,丰富了天然化合物的内容。率先发现并阐明了冬凌草活性成分冬凌草甲素、乙素的结构,揭示了冬凌草的化学成分和生物多样性,推动了冬凌草作为抗菌消炎和抗癌药物的广泛开发应用。还开发了中国橡苔、新型昆虫驱避剂、咽康舒等药物,治疗脑血管疾病新药“注射用灯盏细辛酚”已经完成了Ⅲ期临床,现已申报新药证书。迄至2015年,已在包括Nat. Prod. Rep.、Chem. Comm.、Org. Lett.、Chem. Eur. J.、J. Org. Chem.、J. Nat. Prod.、和Phytochemistry等在内的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40余篇,其中SCI收录510余篇。出版专著4部,24项科研成果分获国家、中科院和省部级奖励,并荣获云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008)、云南省自然科学奖特等奖(2014)和一等奖(2013)。在国内外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60余名。